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

父母內在的教改工程

父母內在的教改工程 口述/應志遠 文/張瓊齡 轉載國語日報101年9月14日 當我告訴孩子們「功課跟得上就好」的同時,我也在進行自我內在的「教改工程」。 一些家長讓孩子接受自主教育,但未必懂得自主的本質;自主教育最後是要讓孩子在自主中,覺得幸福,能辨認出人生最高的價值,其他是次要的。試問:有多少父母真能接受孩子因自主,最後選擇只當普通人就好?   父母希望孩子有外在成就,同時又有內在尊嚴,感到滿足。但父母必須知道:人之所以會滿足、快樂,是因為他的自主力強;當一切基於自己的意願,親手打造,這樣的人生,誰能否定它的美好?   然而,父母通常會要孩子遵循父母認為好的方式生活,我也不例外。只要有這種想法,不管給孩子什麼教育,父母本身就是壓力來源。這也是父母深藏心中,真正須調整的觀念。 在精英取向的年代 我主導自己的去向   我原生家庭的教育觀,跟多數家庭差不多,整個時代的氛圍是精英取向,至少必須讀前三志願才有前途。萬一留級,就淪為笑柄,鄰居們也會暗中較量。為了念好書、考上好學校,全家長期處於備戰狀態。   服膺「精英」價值觀的人,就算躋身為精英,當孩子不是精英,就陷入懊惱中。人陷入其中,價值觀往往會變得單一,只要有一點失誤,比如:婚姻不是很美滿、孩子不是很有成就、升遷沒有以前成績差的同學那麼順利,任何理由都可以挫折他的自尊心。   處於那樣的時代,幸好我「中毒」不深。拜環境之賜,我人格的形塑,主要是跟鄰居的互動,還有接受我家附近那片山水的哺育。   由於從小讀書很自然都能跟得上,也把大部分時間都留給自己,因此能發現自己很喜歡古典音樂,利用課餘時間接觸樂器,直到從十六歲正式學小提琴,讓音樂變成我人生的主軸。走上音樂這條路,不是學校教育給我的機會,也非來自父母刻意栽培,完全是「我有餘裕找到了自己的人生」主導。   隨後,我生活的基調、配偶、工作,都是當時能夠做的最佳選擇。我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滿足,卻不來自於別人是否羨慕我;雖然,他人的認同讓我覺得受用,可是「取得認同」不是我的目標,別人能不能認同我真的無所謂。   我一直明白,營造人生有兩樣必要的基礎:一、是能清楚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,想在這過程中欣賞到怎樣的風景;二、是能知道外在環境既有的條件中,有什麼資源可以取用。 自主教育下的孩子 不被外在環境制約   現在有不少家長讓孩子在小學階段接受體制外的自主教育,之後卻又苦心安排,讓孩子回到一般的教育環境裡。這些家長或許有感於童年被父母太高的期望壓迫,太嚴的管教拘束,而錯過生命中太多精采的細節,於是費盡心讓孩子到體制外兜一圈,先擁有快樂童年、享受大自然的美好、充分受到尊重,但最終還是希望孩子回到主流價值,成為他人眼中的精英分子;他們希望兩者兼得,不希望孩子放棄主流社會認定的成功。   自主的人,通常是容易快樂、滿足的人,不大想追求世俗的名利或成就;但精英教育走的卻是另一條路,不斷的以危機感來激發孩子對成功的渴望與嚮往,崇尚我尊人卑的價值觀;只有這樣,孩子才會立志成為精英。   然而,以「做自己主人」為滿足的人,怎會願意踩在別人頭上?表面看來,精英好像有崇高的理想,但實際上驅使他的動力是功利之心,是想成為人上人的欲望。   我自認掌握到「自主教育」的本質,因此,沒有送孩子接受體制外的教育,或拚命掙錢,讓她們念貴族學校,我就是要運用臺灣既有的教育(公立學校的資源),使用普通的教材,在考試文化的洪流中,實現自主教育的精神。   我認為,所有快樂的祕密蘊含在「有自主感」的人生裡。不論是遊玩或任何學習,交朋友、參加社團、選擇旅行的方式,個人的專業,只要是自己決定的,所有的樂趣、成長,見識都蘊含其中。

沒有留言: